首页 > 投资理财 > 理财资讯 >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 点击: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一:保监会通报:这些保险骗局都是骗人的

  针对保险营销误导、欺诈现象,保监会日前向社会通报了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并发出了具体的消费警示。

  价格降、收益涨,保险消费旺起来

  借着市场化改革春风,保险消费的三把火眼下越烧越旺。

  2015年,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为近年来新高。2016年人身险市场的“高温”有望持续:通过“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费率市场化改革“三步走”,人身险已实现了保险公司自主定价。业内预期,市场竞争将促使保险公司开发出更多个性化产品,与此同时费率将普遍下调15%左右。

  2016年初,“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险”试点落地,这是国家用减税的方式,为居民投保重大疾病保险和健康护理保险等提供补贴。国际经验表明,减税政策能推助健康险实现“井喷”。目前已有三家公司的新产品面市,团险客户投保踊跃。

  2015年,保险资金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56%,凸显机构投资者专业理财优势。综合考虑收益率、刚性兑付特性、账户流动性以及保障属性,2016年存款和银行理财迁移至保险的趋势将有增无减。

  保监会日前宣布,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9.2,比中性值50高出38.4%,显示保险消费者信心较强;保险消费意愿为66.8,大部分产险消费者表示仍会续保。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保险业的市场化成熟度已迈上新台阶,加上借力“互联网+”,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也正在以更为细腻、活跃的方式嵌入经济社会、百姓生活的各种场景,保险市场的热或会持续10年以上。

  说假话、两边蒙,营销误导花样多

  蛋糕肥美,必遭蛀虫蠹虫觊觎。近年来,保险营销误导、欺诈屡禁不止。保监会在2015年组织开展了旨在打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亮剑行动”,并于日前向全社会通报5起保险骗局典型案例。

  案例一:误导欺诈保监会检查发现,太平洋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的部分保单存在误导欺诈问题,包括夸大产品保障范围、模糊行业相关规定、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名义销售保险、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等。

  案例二:虚假宣传大地财险的某些销售人员在电话营销时,除了对产品本身进行虚假宣传,还恶意诋毁同业公司。

  案例三:滥用说辞中国平安西安电销中心的某些销售人员,推销时压根就不提保险,简单地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等说辞。

  案例四:预期收益不准确面对面的营销猫腻也不少。阳光人寿安徽淮南中心支公司召开产品说明会时,在幻灯片中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不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该公司共组织产品说明会21场,累计签单客户687人。【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案例五:自购电话卡冒充消费者回访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保监会规定人身险产品须设置最短20天的犹豫期。其间,投保者可以退保且不蒙受损失。然而检查中发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银保客户经理董某竟然自己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再以公司名义对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对影响投保的重要事项避而不谈。

  目前,上述保险骗局案例所涉机构和责任人已按规定受到惩处。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引以为戒。

  提高警惕、心中有数,绕开陷阱不上当

  传统寿险营销误导积弊要除,新近出现的保险消费权益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近一段时间来,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接连发出消费警示,提醒保险消费者擦亮双眼。

  如何应对“存款变保单”“理财产品变保险”?

  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或者保障需求;要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消费者如在银行误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在“犹豫期”内主动申请退保。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假保单,如何防止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合同、单证、印章等手段进行诈骗?

  要仔细核对保费收款账户,若发现收款账户与签发保单的保险机构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账户名称为销售人员或其他个人时(

  “××互助”“××联盟”等,是保险吗?

  “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现有“互助计划”经营主体没有纳入保险监管范畴,部分经营主体的业务模式存在不可持续性,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且个人信息保密机制不完善,容易引发会员纠纷,蕴含一定潜在风险。部分机构、网站或个人将虚设的“互助计划”包装成相互保险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销售,采用低门槛、先收费、无服务的形式,可能诱发诈骗行为,由于传播速度较快,收费金额较小,容易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相关新闻:

  原标题:5家保险企业上“黑榜” 看看他们怎么骗人的(图)

  3月29日,保监会网站通报了5起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多家保险公司均出现在电话销售中使用与事实不符的表述向投保人促销、欺骗投保人等违法违规行为,保监会从各电销中心的现场检查中获取证据,并对涉案的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处以严厉的处罚。

  通报中指出,保监会经核查发现太保寿险上海、武汉、西安三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销售人员通过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大地财险的销售人员在部分电销保单中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此外,平安人寿的电销人员在推销人身保险产品时,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

  另外,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在产品说明会、销售人员晨会上使用的PPT,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进行对比,仅使用中、高两档演示预期收益,且未注明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而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

  保险专家黄先生表示,消费者在接到保险销售电话时,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谨慎购买,切勿因贪小便宜而误买保险,而购买保险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五家险企涉案情况

  案例1 太保寿险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0月27日至11月13日对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寿险)开展了电话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专项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上海、武汉、西安3个电销中心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夸大保险责任、对保险产品情况进行虚假宣传、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诱导客户将原保单退保后投保新保单、以保险产品即将停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等。

  处罚:保监会对太保寿险总公司及涉案机构、高管人员罚款共计76万元。其中,鉴于太保寿险总公司对3家电话销售中心欺骗投保人的问题负有直接责任,对太保寿险总公司罚款12万元,对太保寿险总经理助理予以警告并罚款4万元。

  案例2 大地财险【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案情:保监会于2015年11月2日至20日对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地财险)开展了电销渠道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现场检查,发现大地财险在部分电话销售保单中存在销售人员对销售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对同业公司进行不实宣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他公司作不实对比以及诋毁同业公司等。大地财险在电销渠道使用的话术样版,存在大量与上述销售环节不实宣传相类似的表述。

  处罚:保监会对大地财险及其高管人员罚款共计43万元。其中,对大地财险总公司罚款25万元,对大地财险电商事业部原总经理、现主持工作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分别罚款8万元、5万元,对大地财险分管电子商务事业部的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3 平安人寿

  案情:2015年5月14日,江苏保监局12378投诉维权热线接到消费者投诉,称2015年5月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西安电话销售中心的销售人员向其推销人身保险产品,在通话过程中没有提到保险,宣传产品收益率为8%,使用“攒钱”的说法等。经调查,该公司电销渠道存在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等问题。从检查获取的证据看,同类违规行为在该电销中心普遍存在。

  处罚:江苏保监局对平安人寿西安电销中心罚款40万元,对该中心副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案例4 阳光人寿

  案情:2015年6月,安徽保监局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对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通过夸大收益、保障范围、承诺随时可取本金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投保等行为。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处罚:安徽保监局对阳光人寿淮南中心支公司罚款20万元,对该公司总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

  案例5 泰康人寿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案情:2015年8月,黑龙江保监局在对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个别银保客户经理利用虚假电话回访欺骗消费者。经调查,银保客户经理董某通过个人购买电话卡号,将其作为消费者联系方式填写在投保单上,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如消费者身份证号码等),冒充消费者本人接受公司电话回访。

  处罚:黑龙江保监局对泰康人寿黑龙江分公司罚款6万元,对该公司银保业务部经理予以警告并罚款1万元。

  (信息时报)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二:二元期权是什么?真的赚钱吗?风险大从玩法看完全是个骗局

  什么是二元期权 

  所谓二元期权,属于一种奇异的期权,不同于普通期权的收益特征。它通常与一些标的资产进行挂钩,例如股票、外汇、股指等,通过预测其走势,即看涨或看跌来进行获利。其在到期后只有两种结果,即预测成功获得收益,或者是预测失败而损失收益。

  二元期权的收益只有2种结果:获得高额利润,或是失去该笔部分投资金额(一般情况下,每种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例都是不一样的, 收益比例一般介于70~85%之间,投资资金返还比例介于0%~15%之间)。 

  行内人对此标准的解释为:“赌”一定交易时间后,标的资产的价格与执行价格的变化,分为看涨或者看跌期权,到期时只有两种可能结果:价内,价外。当正确地预测一个指定的时间内标的资产价格或指数的方向时,就是价内,可以得到确定的获利率与原投资金额,反之,则为价外,原投资金额将全部归零,或只能收回相当小的比率。

  再来看看百度百科对其的解释,如图: 

  所谓“二元”,是因为二元期权到期后只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买家买的是“看涨”,那么在规定时间内,标的资产到期价格大于执行价格,买家就能得到固定收益,反之,将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额。 

  通俗点说,就是有人坐庄,你分析标的资产走势,选择买涨或者买跌。

  二元期货交易怎么玩?

  以投资者小张为例,如果其判断下午三点时谷歌(Google)每股价格会超过当前市价(571.15美元),那么他将会点击绿色按钮购买看涨期权;反之则购买看跌期权。然而,无论是购买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如果投资客户的价格预期被印证是正确的,那么他/她将获得相当于原始投资70%的净收益。那么小张如果投资100美元将获得70美元的回报。如果小张预判错误将只能面临初始投资15%的结果,本例中小张即意味着产生85美元的净损失。如果是外行投资者,其价格预期的正确率在50%,即价格上涨和下跌各有一半的概率正确,那么他的预期收益是:(70*0.5)+(-85*0.5)=-7.5,即预期亏损7.5美元,亏损率为7.5%。

  购买二元期权之后,投资客户能够在下午三点之前一直观测股价走势,到期时到期价格会在交易平台上予以显示。

  再说简单点二元期权人的玩法:

  在某特定时点,比如下午1:25,你可以下注比如100美元,赌某只股票在五分钟内——即截至1:30——是上涨还是下跌。猜错只能拿回15美元,猜对则额外到手约70美元。

  简单来说,投资者判断正确,可获得本金 70% 左右的收益,判断错误,基本是本金全无,其实就相当于赌博中的“押大押小”。

  那么,二元期权是真的吗?二元期权赚钱吗?

  信广告你就完了。 

  二元期权能不能玩?

  敬告:最好是对二元期权产品有多远避多远【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必须声明的是,二元期权在少数国家已有监管,国外对二元期权的态度也是有褒有贬。美国从2008年开始,允许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提供合法的二元期权交易。英国于2015年5月正式将二元期权纳入金融产品范畴,将来监管与否仍在讨论。日本早已将二元期权纳入FSA监管,成为合法金融产品。 

  所以,如果是通过正规、合法的平台,二元期权理论上是可以玩的,只不过风险很大而已。 

  问题是,我国并未开放外汇市场,国内暂时没有任何合法正规的外汇交易平台!

  而且,咱们国家目前在政策上并不鼓励去做二元期权,主要是二元期权在国内尚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与监管[创业网:

  但凡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散户碰什么也别碰外汇和原油,因为消息不灵光+网速不够快+智商不足+没工夫24小时盯盘,根本打不过机构,只配当韭菜。爆仓事小,钻(穿)仓的话哭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本着“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的原则,我们以为,如果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还是不玩为妙,也别指望某“老师”、“专家”能教会你,让你“百分百赚钱”。 

  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来分析:

  我们以 50% 的判断正确率来计算,假设投资 100 元,猜对则赚 70 元,猜错则亏 85 元(这里以最低损失即拿回 15% 本金计算,但很多时候投资根本拿不回本金),那么预期收益率为:[(70×0.5)+(-85×0.5)]/100=-7.5%,为负数。说好的“下单无风险”呢?

  你可能会说,万一我就是运气好,一直赌对呢?

  首先,请不要把庄家当傻子,我们采访到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相关人士,对方直言:做的人(庄家)赚钱,下的人绝对亏。初期(投资者)赚不赚就看庄家个人,你想吸引人就让利,不想就不让。退一万步来讲,假使你运气爆棚,庄家也没有卷钱跑路的意思,在出金环节(即提现)也是凶多吉少。首先,你大概需要支付 15%-30% 的手续费。如此算来,一次投资,连翻倍都做不到,这不是比直接赌博还坑么?即使你满足了平台出金的各种奇怪的要求(比如出示名下水电缴费单据等),也愿意忍痛缴纳高额手续费,所谓的“分析师”、“喊单老师”也会用种种理由拖延投资者离场,有的平台甚至干脆就不出金。这个时候你能做的,大概只有报警了……

  去年4月18日,证监会发出警示并提醒,“二元期权”交易网站大多注册在境外,在国内无网络备案信息、无实际办公地址,投资者一旦上当受骗,损失很难追回。目前已有地方公安机关以诈骗罪对“二元期权”网络平台进行立案查处。如图(重点关注红色矩形里面的内容):  

  原文:http://

  微信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打压“二元期权”。2016年11月,微信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关于处理“二元期权”类信息的公告》,对发布“二元期权”等违法、违规推广信息的公众号进行全面整治,相关帐号做永久封禁处理: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cgi-bin/announce?action=getannouncement&key=1479381788&version=1&lang=zh_CN

  二元期权的优势

  风险控制:二元期权提供了一种预先定义的收益和损失结构。因此,您甚至可以在 签署合同之前便能准确知晓潜在利润和损失的规模。

  更高的潜在利润:二元期权为您提供如下一种机遇:以基础资产开立更大的交易持仓,但仅使用最少的现金投资[创业网:

  即时收入:使用期权成熟且最先进的网络和移动交易平台,您能够通过快速和准确地开立新的二元期权,对所有新的全球和交易局势做出快速反应。

  交易简单:“二元”是指数字 ’2’。当用于二元期权时,它是指您的交易决定简单,因为您只需要决定您的基础资产的变动方向,即上升或下降。您不需要为了准确预测价格变动的范围和幅度而进行广泛的调查或评估复杂的财务报告。

  二元期权的风险

  就其运作模式而言,纯粹的二元期权与博彩没有太大差别,并不具备金融产品的各项功能,也没有对接的基础资产,仅仅是以对冲期权、股票等金融产品风险为外衣。

  二元期权是一种非赢即输的投机产品。这些网络平台交易的二元期权是从境外博彩业演变而来,其交易对象为未来某段时间外汇、股票等品种的价格走势,交易双方为网络平台与投资者,交易价格与收益事前确定,其实质是创造风险供投资者进行投机。在操作上,二元期权与期货同样可以看涨看跌,一方盈利也就必然会有一方亏本。

  看起来,这个交易规则跟期货很相似,但二元期权还暗藏着赔率条款。据了解,目前多数二元期权平台规定,投资者若判断正确可获得的收益为70%-85%,其余则为平台所收取。如果判断错误,大部分是血本无归,仅有部分品种有最高10%或15%左右的返还。举例来说,投资者甲拿着100元买了看涨某只股票的二元期权,如果猜对了,他的收益就是投资金额的70%,但如果猜不对,他的亏损是85%。

  这种“赢少输多”的设计与正规期货、期权有本质上的差异,投资总会有赔有赚,如果以50%的正确率来计算,那么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是:(70×0.5)+(-85×0.5)=-7.5,亏损率为7.5%。

  而且投资者还需要关注其法律风险。比如当前经营二元期权金融产品的相关网站,大多在国外注册并运营,在国内没有具体的营业地或者可供执行的财产,如果一旦投资者发现问题,很难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他们也很容易规避我国的行政监管,大多没有经营性网站许可证,即ICP备案,存在很大的监管难度和监管风险。

  还有就是诈骗风险,多数二元期权产品在对冲模式设计、资金流向、风险控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缺陷,监管也尚处于空白阶段,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诈骗活动。

  最后是平台资质缺失风险,具有风险分散、对冲功能的连结类证券投资产品发行应当属于证券业务的一部分,应当由具有经营资质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监管框架内开展,平台在没有取得相应资质的情况下经营此类产品,极容易涉嫌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具有很大法律风险。

  在专业人士看来,二元期权完全是个赌局,只是披上了金融的外衣,让人误以为投资的是期货或期权。但实际上,二元期权不具备规避价格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与证监会监管的期权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着本质区别。证监会表示,二元期权交易行为类似于赌博。目前,已有地方公安机关以诈骗罪对二元期权网络平台进行立案查处。而且,这些网站大多注册在境外,在国内无网络备案信息、无实际办公地址,投资者一旦上当受骗,损失很难追回。

  二元期权的骗局揭秘

  我们来看看二元期权都有哪些骗局。 

  1. 代理商原是托儿 

  很多二元期权代理商其实是托儿。他们混迹在QQ群、论坛社区及百度贴吧等地方,冒充客户提问,再注册另一个账号回答问题,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家平台,正所谓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实际上却是黑心诈骗平台。 

  2. 平台居然是假的 

  二元期权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衍生品新兴事物,很容易造假,因为不知道的人太多,蒙起来太容易。 

  有的二元期权平台打着“低投资高回报”的旗号,诱骗客户投资,事实上却连正规的交易网站都没有,还声称不需专业的投资知识与技能,只需在群里跟单就能稳赚。事实上却是利用虚假平台,在交易过程中人为控制交易价格,骗取投资人钱财。 

  3. 交易软件藏猫腻 

  平台本身可能是真的,但引进的交易软件藏了猫腻,使得平台报价和市场真实报价相差很大,导致投资者频频失手。 

  4. 利用“滑点”搞鬼,阻止客户出金 

  某些二元期权平台利用“滑点”搞鬼,阻止客户出金。 

  “滑点”指的是,在交易过程中,投资者与交易服务商看到的下单的点位或交割的点位数据不一致,以此扰乱客户操作。另外就是,有些投资者赚到钱想退出交易,就会冒出一些所谓的“分析师”,以种种借口拖延投资者离场。 

  5. 披着金融外衣搞传销 

  有些平台除了以“低投资高回报”诱使客户投资,还会提供另一种获利渠道,那就是发展下线拿奖励。一般而言,所谓的奖励都是你发展的下线的交易金额的百分之多少,当然,这笔钱不管下线输赢你都会得到。 

  而这种平台的宣传重点都会放在发展下线获利方面,本质上就是披着“二元期权”外衣的非法传销。

理财保险是不是骗人的

理财产品有很多种,谨慎选择比较购买就可以了,建议多个方向投资理财
热心网友  

保险理财是理财方式的一种,也是比较稳妥和安全的,几乎没有肠恭斑枷职磺办委暴莲风险的
选择大公司,险种比较人性化,选择诚信代理人,不欺瞒条款问题,买理财险放心又安全~

请问保险理财是不是骗局

不是,强制储蓄是保险理财的一方面优势,还有完善财务规划,只是有些公司会夸大收益率,把收益演示拉长。
最后强调:理财不等同于投资,理财是对财富的长远和全盘规划, 是运用各种投资产品做组合,以袱供递佳郛簧店伪锭镰达到分散风险、实现目标收益率的一种手段。
保险只是理财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

理财保险真的都是骗局吗 到底能不能购买

不是的,有少数几个还是可以相信的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保险理财靠谱吗 会不会是骗局

楼主显然想问:保险理财收益如何?
我告诉你:不太高。
保险理财是个混合物,你交的钱,倍保险公司分成3部分:手续费,保险费,理财本金。
如果你交了1w,也许理财的部分仅6000元。
如果市场上的理财收益是粻姬纲肯蕺厩告询梗墨10%,那么6000元的收益就是600元,
但是你的感觉是:我交了1w元,收益600元,收益率就只有6%。
另外,保险理财也是到市场上投资,有收益也会有风险,那6000元也许未必变为6600元,也会变成5400元的。
我建议你保险和投资分离,转款专用。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

https://m.dagaqi.com/licainews/96023.html


推荐访问:

上一篇:理财通放多少钱能开通微粒贷

下一篇:P2P理财公司排名

《理财险是不是骗人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