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理财 > 理财短期 >

短期信托产品 P2P及信托介绍

| 点击:

短期信托产品篇一

P2P及信托介绍

一、概念

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

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通过对可统计的P2P借贷机构数据分析得知,P2P机构数量从2009年的9家增长到了2013年一季度132家;区域分布在沿海地区较多,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占比达到22%,排在第二的浙江省占比为20%。其他渠道统计现在超过2000家。

根据在132家选取的21家活跃度较高的P2P借贷平台的交易情况,2008年这21家机构交易量小于0.1亿元,到2011年度已经达到10.03亿元,2012年全年的成交额也达到了104.13亿元。交易笔数也由2011年的5.79万笔增加到了21.14万笔

从模式来看,中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分为线下为主、线上为主及线上线下相结合三种模式。在国外,大部分的P2P网络借贷公司仅作为中介存在,所以主要业务流程都在线上实现,但是由于中国信用环境并不完善,且央行的征信系统不对非金融机构开放,所以纯线上的P2P业务因为坏账率高等问题发展并不顺利。“线上信息、线下业务”结合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加上众多网贷平台提出的“本金担保”、“本息担保”等制度,中国的网贷大军也正在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二、优势

市场较为关心的借款利率方面,《白皮书》统计16家P2P借贷机构名义利率显示,大部分年化利率均保持在12%~22%。据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钧介绍,有60%的借款用于短期周转。

三、风险

小额技术信贷风险、异化产品的风险、中间账户监管缺位风险、担保与关联风险等,P2P行业的自律主要包括,必要的财务数据透明、运营关联性的合理切割、投资者风险说明、独立意见机构监督管理以及行业自律组织与行业标准五大方面。

P2P机构坏账率(即不良贷款率)问题,尽管这个行业缺乏信息披露而难以计算,不过国内最大的P2P平台宜信在《白皮书》中首次披露了相关数据:若是以逾期90天作为不良贷款计算,2012年底的不良贷款率在2%~3%之间。不良贷款的性别分布男女比例为83∶17

p2p安全的重要前提是:公司正规、债权优质、有人接手债权,出现债券挤兑情况,所有公司均无法应付。宜信 融宜宝 人人贷 只能应对市场风险 都没办法应付挤兑风险和政策风险。目前还存在伪造债权,资金用于投资等情况,极端的还有集资诈骗,目前中国p2p市场已经饱和,却非常不正规,不难想象,后面无人接盘债权的时候,出现挤兑风险的概率是很大的,目前p2p行业正在积聚风险,一旦风险释放,后果不堪设想。

第十条 维护行业声誉,禁止下列行为: 1、以经营P2P或者相关业务的名义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2、利用行业地位谋取不当利益; 3、将P2P资金挪用于非P2P目的的用途; 4、恶意竞争,贬损同业; 5、进行虚假或误导性宣传; 6、利用受托人身份协助他人违反或变相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选投注意事项:1、年利率。2、平台服务内容和质量。3、不可在一个平台投入全部。4、提现率与回 四、知名企业 款速度。

P2P借贷领域的战火已经燃起,既有金融巨头平安(陆金所)的积极尝试,也有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的高调参与,还有宜信、人人贷、拍拍贷等不同模式平台的不断探索。谁能笑到最后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各类平台在营销策略上的一些探讨,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新兴行业

证大集团下属的互联网微金融服务平台证大e贷等“大佬”旗下企业。

宜信,线下人海“冲大道”

成立于2006年的宜信累计贷款成交量早已超过百亿,按成交量计算已经成为P2P借贷领域的大哥大。然而人们在讨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时候却经常将宜信遗忘。原因有两个,第一,与其他P2P平台只做中介,撮合“个人对个人”借贷不同,宜信首创了“债权转让”的业务模式,这也使宜信不单单是P2P借贷的中介,而是直接参与到交易中,这使得宜信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P2P借贷公司。第二,今年以前,宜信的战略重点一直在线下业务,其旗下的宜人贷也较少受到关注。如果不是其占有的市场份额足够大,甚至很多网络借贷从业者都不了解宜信。 宜信的债权转让模式饱受争议,可以说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而在营销方面,宜信的线下人海战略却获得了很大成功。与大多数P2P网络借贷平台不同,宜信创始人唐宁没有很强的互联网背景,这使他从一开始制定的目标就是把P2P借贷从线下做起来,通过线下的信贷队伍审核借款人,比线上更容易控制借款人的质量。在P2P借贷模式还没有在网络上获得普遍认可的情况下,通过发展数量庞大的线下销售团队向投资人出售理财产品也使宜信迅速甩开了其他竞争对手,一骑绝尘。 如今宜信的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两万人,如此庞大的团队,必然带来管理效率下降、运营成本高企等问题。随着网民对于P2P概念的了解与认可,在网络上发力的时机已经到来,所以我想,宜信应该会加大对其旗下网络借贷平台的投入。但是依靠线下人海战术发展壮大的宜信能否在网络上同样取得辉煌战绩,答案不得而知。

(总部:北京市网址:/)人人贷的特色在于专注于风险控制,审核程序较为复杂,信用额度十分低,感觉只适合特别小额的借款。不得不说, “人人贷”这个名称,因为衔接了P2P(个人对个人)的主题,因此具备一定的网络推广优势。因为没有垫付,借出者需要承担一定风险,不过人人贷对借款者有着严格的审核,以及成熟的催熟机制。特别要提的是,人人贷利率普遍偏低。)、总部:北京市 网址:/)国内最早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初期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人气有所下降。

红岭创投,模式创新引领成长 红岭创投运营几年来,做出了很多业务模式上的创新。垫付还款、担保标、线上线下结合及债权加股权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09年红岭创投刚刚成立时便作出支持垫付的承诺,在此之前,主流的P2P借贷平台在交易中都只扮演中介的角色,投资风险需要投资人自行甄别。而在此之后,大部分的借贷平台都实行了垫付制度,甚至有很多平台开始推出担保标。

虽然包括红岭创投在内的网贷平台的垫付及担保能力饱受质疑,但是垫付及担保制度的诞生却极大的

鼓励了投资人的热情,促使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较快发展。而通过垫付、担保等积极的模式创新尝试,红岭创投也曾一度占据P2P网络借贷领域的头把交椅。然而由于支持垫付功能,3年来红岭创投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坏账垫付。用其董事长周世平自己的话来说,“这导致网络贷款业务只能保持微利。”

在互联网其他领域,“创新”可能带来很多红利,但是在金融领域,创新也同时带来高风险。持续的模式创新也确实曾给红岭创投带来很多收益,但是随着“高风险”副作用的发作,我们看到红岭创投已逐渐转型为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做起了风投。虽然在对外宣传时红岭创投还在打P2P的概念,但是不得不说,红岭创投已经离P2P越来越远。

(总部:深圳市 网址:/)从口碑来看,红岭似乎已经找到了行业领头羊的感觉,满标速度超一流。 红岭走的是一条实而不华的道路,网站实力雄厚,页面虽并不精致,但规则非常人性化,“vip会员包赔”、“代垫本金”机制非常给力。红岭满标快,但手续费也较高。综合一下看,觉得红岭的最大优势在于对借出者的保护。)红岭创投与安心贷相反,正在从线上向线下发展,除了基本借贷模式中的借款人和投资人,红岭创投还引入了担保人和代理商等概念,其体系是最为复杂的。加上红岭创投还从事创投的业务,其业务走向最具有不确定性,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有利网,先公关后广告 借贷行业不同于团购等消费领域,消费者对于金融平台的信任度极其重要。消费者很容易在新的团购网站进行购买尝试,而在投资借贷领域,很少有人在充分信任平台前会投入资金尝试,即使投入了少量资金,也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建立对品牌的信任。

与其他P2P借贷平台相比,有利网非常年轻,今年2月底网站才刚刚上线。然而就营销策略来讲,有利网却非常成熟。从最早与费埃哲签订合作协议时邀请媒体大篇幅报道开始,有利网始终坚持先公关后广告的策略,赞助陆家嘴金融论坛,创始人频繁接受电视等媒体采访、出镜金融领域的众多活动等等。有利网显然很明白,先公关后广告才是现代品牌建设的最好方式。 如今越来越多金融媒体的广告位上出现了有利网的身影,加上在搜索营销等领域的大力推进,有利网的交易额已经在上线半年内实现破亿,虽然跟同行动辄几十亿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但有利网先公关后广告的营销策略显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点点贷(点点贷(总部:长沙市 网址:/)国内较早的P2P网络借贷平台,10万注册资本起家,随后迅速在业内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近几年一直是线上人气最火的网络借贷平台。投资者实行有条件赔付,投资者需要承担一定风险,但拍拍贷审核和催收机制较好。

你我贷(总部:上海市 网址:/)相较人人贷,虽成立稍晚,但是发展速度极快,运作资本极为雄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网络借贷平台。之所以能拥有爆炸性的发展速度,主要其实也要归功于极具开创性的成熟运作体系。“你我贷”的运作机制以及客户群体和普通的P2P借贷平台都有一定的差异性。独创了“信用标”“担保标”和“推荐标”等不同的借贷模式,审核机制也极为成熟和灵活。客户群体范围广,不仅仅是像其他借贷平台一样主要局限于普通个人和上班族,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企业方面。对于个体户、中小微企业主和农户的借贷需求,在审核和额度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阿里小贷(总部:杭州市 网址:/)由阿里巴巴创建的P2P小额贷款模式,以

阿里巴巴线下的贷款公司为主导,提供50万以下贷款。阿里小贷与我们常说的P2P线上模式有所区别。

温州贷,信用卡刷出的第一

打开温州贷的首页,大量借款期为3天、甚至1天的借款项目让人应接不暇。目前,温州贷的每日交易额已经稳居行业第一,但是根据《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的数据,2012年温州贷的平均借款周期只有“6天”,这必然是大量拆标造成的。“拆标”不是温州贷的首创,却在温州贷被用到了极致。 投资人喜欢期限短、收益高的投资标的,大量短期借款项目的出现,为温州贷吸引了大批的投资人,帮助其迅速提高了业务量。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是为在温州贷投资理财,而是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刷卡”投资赚取利息,可谓是投机一族。此外,拆标造成了期限和金额的错配,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平台的业务量,但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期限错配,在借款期内一旦突遇集中到期或大量提现的状况,平台将需要有大量的自有资金来应对流动性风险。 温州贷通过拆标为“卡族”量身定做理财项目的策略,虽然短期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究竟是神来之笔还是饮鸩止渴,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信托公司可以开展哪些固有业务?

答:信托公司固有业务项下可以开展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贷款、租赁、投资等业务。其中,投资业务限定为金融类公司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和自用固定资产投资。信托公司可以不超过自身净资产20%的固有资金参与私人股权投资信托计划,所占份额不得超过该信托计划财产的20%;但在信托存续期间不得转让受益权,也不得直接或间接以该受益权为标的进行融资,且应当在信托文件中明确其所出资金数额和承担的责任等内容。

一、法律层面 1、《信托法》第16条规定,信托资产具有独立性,不能抵债不能被清算,具有债务隔离功能;

2、存在银行的钱一旦发生债务纠纷,钱就不是自己的啦!(其它资产,如股票、基金、黄金、住房等等,全部要抵债的) 请问,哪个更安全?

二、收益的实际兑现情况

1、自2001年《信托法》成立以来至今,信托业对投资者100%兑现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体不断炒作房地产信托兑现压力大,风险高,但实际上房地产信托的收益全部兑现!去百度搜下,看看哪个信托的购买者说自己买信托亏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产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资者亏损的。

2、再去去百度下就可以搜到2010年银行一共38款理财产品没有兑现预期收益!

3、第一财经2013年3月15日:银行理财误导频现130款产品未达预期最高收益。 4、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鸿遍野。钻石底黄金底?谁能把握?

三、从对风险的控制来看

1、信托类融资有几个条件:A,融资人的资企资质,信用评估;B,还款来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盖本息?C,过去的经营业绩如何?项目是否有较高的复合增长率?D,抵押物净值如何?变现能力如何?一旦融资人换不起钱,是否可以及时变现抵押物?

2、银行的风控指标呢?大同小异。银行同样也遇到融资人(借款人)还不起钱的时候,银行的做法是处理抵押物,银行的抵押率是70%,信托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银行当做不良资产自己买单,信托也一样。 请问:风控过程和指标一样,做法同样,抵押率信托更低,凭什么说信托风险高?

四、从收益的分配来看

1、银行给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赚大钱,利润高到不好意思说,可以200米就开一家;2012年

上市公司年报,最赚钱的10家上市公司里面7家是银行,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超过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2、腾讯财经图片报告《万亿银行理财与庞氏骗局》揭秘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主要来自信托与城投债,银行发行信托产品再买信托,不做产品研发与设计,轻松赚钱收益差。

请问:你相信银行,银行相信信托,为什么你不直接相信信托?

五、从信托发行看

1、信托产品有大半是通过银行卖出去的(为什么?老百姓相信银行,银行知道你存多少钱,没办法这就是优势)。而其中有些银行是直接卖信托产品,有些是银行的理财资金池。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4-5%,信托理财产品收益10%左右,知道其中的利润差了吗?此外银行还要赚大部分发行费。银行理财资金占了信托规模的1/3。

2、现在银行已经很少公开卖信托产品了,至少笔者接触到的银行是这样的。因为这样客户就会知道信托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产品,银行肯定不愿意;所以除非客户主动要求,否则银行很少主动推销信托,即使客户问起来,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收益率也大大低于信托公司直销的?银行美其名曰是产品经过银行的筛选风险更低,但仔细一看,不仅收益率低于信托公司直销的,而且基本是小信托公司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利益分配。小信托公司收费便宜,通常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通道而已,这样利差比较大,品牌好、口碑好的信托公司银行不愿代销,所以在银行很少见到。如果要风险低,为什么只要代销小信托公司的呢?真正出问题了,银行也不会负责的,因为信托公司才是法律意义上的受托人。比如中诚信托30亿矿产风波,项目是工行推荐的,工行赚了4%的发行费,中诚赚的不会超过0.5%,中诚信托不过是银行的通道而已。但出事了,银行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说自己只是代销,信托公司才是受托人?大家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吧。 3、你相信银行,银行相信信托。请问,为什么你不直接相信信托?

六,从全球信托业发展趋势看

1、这些年我国信托迅速崛起,自2008年起资产管理规模以每年1万亿递增,截至2012年底,信托业全行业65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7.47万亿元。已超过保险业资产总额,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部体。资产千万以上的富翁40%以上已经选择信托公司管理财富。这么多年信托收益都在兑现,7.47万亿的资金都在信任信托。

2、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欧美/日本等国,信托业远比银行业发达。信托资产对GDP的占比超过了100%,在在中国,即使如今信托业风光无限,这一占比也不过才10%左右而已。信托业远远没有发挥出它应该发挥的社会作用。如果以发达国家为标杆,信托规模还是太小了。

3、西方发达国家的富豪基本接受信托公司管理资产,比如肯尼迪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乔布斯等等,都将大量的家族财产交给信托公司打理,并作为财富传承工具。信托作为财富管理方式已经十分普遍,国人还不够了解而已。中国远没到普及的程度。相反地,不懂采用信托公司管理资产的富豪,中国富豪胡润排行榜每每易主,今年的胡润排行榜上的多数人财富严重缩水,2011年中国亿万富豪财富缩水高达1/3。中国胡润上的富豪能守住财富7年的不到20%!而全球亿万富豪难受财富20年。(我的博客其他博文有转载)。当然在西方信托之所以受青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信托财产免交遗产税,信托资产规模受保护(不能公开);而在中国,尚未开立遗产税。

4、如果有钱人都懂得信托作为财富管理工具,作为资产配置重要的一部分,哪里会遭遇财富缩水? 七、信托利国利民,为什么不大力推广?

在西方发达国家,信托是比银行还发达的金融机构,而在中国,信托远远落后于银行。这是中国特色,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规定不允许信托公开搞推介、宣传,广告也不能做;信托公司的发行人员也不能做公开推广,公开的宣传活动、博客、QQ、短信推广等全部被禁止。因为,如果信托发展过快,大家都去追求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银行的可用存款必然大量减少。而在中国,银行是国企、央企、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银行可用存款少了,地方政府、国企、央企就没办法获得那么便利的低成本融资。所

短期信托产品篇二

六大理财模式比较

丨六大理财渠道规模丨

银行理财:13万亿

信托:12万亿

股票: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约30万亿,按照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投资者结构比例来看,个人投资者占比约2至4成,其中深市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高于沪市,据此计算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持有市值约为10万亿。

基金:指公募基金,最新数据约4.5万亿。

私募基金: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完成登记的私募规模约2.4万亿,如果把券商和基金公司子公司的管理资产加在内,规模超过12万亿,但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缺少数据。 P2P:行业最新,比较可靠的数据显示P2P的规模约在1000-2000亿之间。

丨六大理财渠道的特点丨

1.银行理财产品

钱的投向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去向一般是短期的企业融资(例如商业票据等),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这类资产可以划分为现金类资产(到期日一年以内的高信用等级债券)。

特点

(1)从资金的投向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较低,尤其是银行承诺保本的产品,通常都可以拿回本金和收益。

(2)具有固定的期限:从短的7天到3个月、半年,中途不允许退出。

(3)收益率水平为现金类资产水平,相对较低,合适的比较基准为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同等期限的利率水平,目前年化收益率的范围多在4.5-5.5%之间。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4)投资门槛一般在5万元起。

风险点

(1)尽管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可以兑现本金和收益,但时常出现实际收益低于预期的情况。

(2)流动性问题:一旦产品开始运转,在到期之前难以变现。

(3)由于存续期有限,投资者需要不断的滚动投入,因此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长期投资工具来说不合适。

(4)投资者需要区分保本和非保本的理财产品,非保本的理财产品资金投向十分多样,有的投向大宗商品或外汇等高风险资产,不适合普通保本型投资者购买。

适合对象

以短期现金管理为目标,且期限固定的投资者

2.信托

钱的投向

信托产品即所谓的“影子银行”,也就是资金需求方绕开银行直接向投资者借钱——资金多数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某项目(例如拆迁)或者某企业的资金需求(例如新生产线)。这些融资方一般在其它资金渠道枯竭后才会考虑信托,因为信托借款的利息非常之高,从借款人的角度,付出的年利率一般在20%甚至更高,相比之下,银行贷款的成本要低得多。 特点

(1)按照期限和借款人条件不同,信托计划的预期收益率不同,目前年收益率大致在10%-15%之间。信托计划收益率可以参考温州民间借贷指数,这一指数反映的是民间借贷最为发达地区的公开借款成本,该利率反映的是借款者付出的成本,在此基础上要扣除信托发行方以及渠道收益(一般在5%左右),才是投资者收益。

(2)合规的信托产品最低起投点是100万,低于此门槛的产品多为集资购买这种擦边球的方式(也就是许多人把钱交给一个人去买)。

(3)期限一般是1-3年为主,中途一般无法退出。

风险点

(1)绝大部分信托理财渠道会宣传所谓的“刚性兑付”—— 也就是投资者一定会拿到本钱和利息,但实际上这是没有根据的。13年开始也陆续出现了刚性兑付被部分打破的案例。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地方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表示中央政府不会替地方还债,之后信托发行量显著下降。对于“刚性兑付”这一预期投资者要保持清醒,随着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及房地产业的下滑,打破刚性兑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从信托资金的去向不难得出结论,信托借款人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本身已高负债(其它低成本融资渠道枯竭,需要借助信托这一高成本渠道);二是要为信托借款承受高额利息支出。用专业术语来说这一类企业都加了很高的债务杠杆(Leverage),资金链紧张。因此信托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高收益债(High Yield Bond),也叫垃圾债券。

(3)集资购买信托的行为进一步放大了风险,由于实际购买合同上只有一个人,而其他众多集资人并不是法律上认可的信托计划受益人,因此一旦出现购买人跑路的现象,集资人的权利难以保障。

适合对象

风险承受能力高且有足够的风险处置能力(例如需要打官司)的高净值投资者可以适当在投资组合中配置信托计划。集资购买信托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一般投资者应远离。

3.股票

钱的投向

如果你是企业首次发行股票(IPO)时认购,那么你的钱直接交给了上市公司;以后你是从其它投资者手上买入股票,钱并没有进上市公司的口袋,但由于你获得了股份,道理上来讲你买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资产。

特点

(1)不确定的收益,且波动巨大,这一点不用多说。

(2)不确定的投资期限:你可以持有一天,也可以持有N年。

(3)较低的参与门槛:一般几百块钱就可以买股票。

(4)对投资者的真实要求高:知识、心理、操作等,但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 风险点

(1)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你不知其中的风险”,多数人买卖是因为其他人在买卖,或者基于所谓的消息,而这种跟风的投资,最终总以亏损结束。

(2)由于股市的资金门槛低,参与人数多,加上各种媒体不停的炒作,对投资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影响和压力。关于投资者心理的描述,我看过最好的一段是美国橡树资本创始人Howard Marks写的“投资者的投降”。

适合对象

把钱全部投入股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过于激进。因为你没办法判断什么时候是低点,什么时候是高点——凭感觉或消息其实都是一种很脆弱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下跌30%在股市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即使各种指标都反映股市已经差不多到底了,市场可能仍旧继续下跌20%;而对于跟风投资者,可能面对的是超过50%的下跌。从时间的角度,你可能面临数年亏损的持续心理负担。

理性的投资者对股市的态度不是Yes or No,而是把部分的资金合理地配置到股市中——如果你没有把握“战胜市场”,那么选择跟踪市场指数的基金是一个好办法;如果你确信自

短期信托产品篇三

信托营销案例

短期信托产品篇四

案例实解: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哪个好?

案例实解: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哪个好?

与购买信托产品一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也需要谨慎的审查其所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别,查看其资金投向。如果银行理财产品95%资金都投向一个信托计划时,放弃银行理财产品,直接去买信托产品,你将在承担同样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收益。

一、理财产品类型及其决定因素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银行理财产品粗略可以分为:保本固定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非保本固定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熟悉信托产品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银行理财产品类似于资金池信托计划:集合资金,然后投向特定的领域。

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不保本”、“固收还是浮动”一般情况下取决于其投资领域以及在各领域类的投资比例。

当然也存在承诺固定收益而将大部分资金风险相对较高的领域这种情况。本文后面案例就给出这样一款产品。

全部投资于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大额存单、短期票据等货币市场工具,就能够给出类似于保本固收的承诺,但是收益也相对较低,可能比同期限的存款相对高一点;而当大部分都投向券商资产管计划、公募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时,面临的风险其实就和信托类产品是一样了。

二、信托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差异

{短期信托产品}.

(1)投资门槛

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自己对合格投资者的门槛,达不到合格投资者要求是不能进行投资的。最基本的门槛莫过于银行理财产品是5万元起步,而信托产品需要100万元甚至更多。

投资门槛相对较低是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信托产品最大的一个优点,因为能够满足最广泛人群的投资理财需求。

(2)预期收益

信托产品和银行理财托产品最直观的差异反映在预期收益率上。目前为止,很少有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信托产品,一般而言,同期限的信托产品的收益率都会比银行理财产品高出3-5个点。

(3)风险水平

投资理财活动基本上围绕两个基本的要素展开:风险与回报。不论是衡量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还是去去衡量其他的投资理财产品,比如说股票、 PE/VC

等,说到底,都是为了获得与所承担风险水平相一致的预期回报率,甚至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之上尽量获得超出风险水平的回报率。投资风险越高,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要求就会越高,反之亦然。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最根本差异还是风险的差异。

就像前面所表达的,银行理财产品类似于资金池信托,其风险也取决于其投资领域。当其绝大部分投向券商资产管计划、公募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时,其所面临的风险其实和信托资管计划并没有太多区别。这个问题后文会有更深一步的探讨。

理论上来说,信托是不保本保收益的。不过信托也存在风险高低之分,一些政信类项目,即使在市场最不景气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这类产品并不存在较高的风险,而且信托行业现在也没有完全打破刚性兑付的观念。

三、风险溢价

这里需要提一个概念叫“风险溢价”。所谓的风险溢价就是投资者承担额外的风险所需要的回报。

比如说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3%,这个3%对投资者来说就是无风险的。如果客户购买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是5%,那么风险溢价就是:5 %-3%=2%,也就是说客户承担额外的风险需要得到的补偿是2%。换做信托产品,如果信托预期收益是8%,那么信托的风险溢价就是8%-3%=5%。

信托的风险溢价比银行理财产品高3个百分点,但是信托产品的风险真的比银行理财产品高吗?这个问题从下面这个案例可以得出结论: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不一定比信托产品的低。

四、案例解析

财富债券2014年第376期人民币理财产品(365天)1401012C42

类型:非保本浮动。

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5.4%。

银行有提前终止权,客户无赎回权。

投资范围:95%投资于“兴业信托·鹏扬10期债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

划”+5%现金类资产。

{短期信托产品}.

点评:

(1)假设现金类资产和信托计划分别以3%、8%的预期回报率计算,则银行在该理财产品上的回报率为:95%*8%+5%*3%=7.75%。扣去客户最高预期收益5.4%,则银行实际收益2.35%。客户风险溢价:5.4%-3%=2.4%。

(2)也就是说本案例中,如果满足我们前文对预期收益率的假设,银行没有承担风险而获得2.35%的预期收益,客户承担风险获得2.4%的风险溢价。

(3)这里面存在四个问题:

第一,是否有必要让银行去做这样的风险分散?

如果一个客户本来就有现金类资产投资,比如银行存款,银行再拿客户5%的理财资金去进行资金类资产配置,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客户想进行5%的现金资产配置,完全可以自行拿出一部分资金去进行相应配置。

第二,这样的风险分散是否有意义?

95%投资于信托计划,当这95%出现问题时,即使剩下5%的资金完全安全,这样也不能算是做到了风险分散的。但是从理论上来说,确实降低了风险,毕竟也算是做了风险分散,只是效果有待商榷。

第三:这样一个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有什么区别?95%投资于信托计划,实际上是没有太多区别的。

第四:95%的资金投资信托,5%的资金相当于用作了存款,而投资者需要支付给银行2.35%的风险溢价,这是否合理?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需要投资者自己去回答。不同风险偏好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笔者的答案是,为什么投资者不拿95%的资金去买信托 呢?剩下5%买国债或者直接银行定存,这样能够获得的收益就是7.75%。为什么要增加银行这一中间环节而降低自己2.35%的预期收益。

五、总结

银行理财产品类似于信托资金池,其类别取决于资金的投向。而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根本差异体现在风险水平上。

买信托还是买银行理财需要根据投资者相应的风险偏好,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产品。

但是银行理财的风险并不一定比信托类产品低,特别是当理财产品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向信托、资管计划时。

和购买信托类产品时一样,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需要谨慎的审查理财产品的类别,查看其资金投向。

如果一个理财产品95%的资金,或者绝大部分资金都投向信托计划时,放弃这个银行理财产品直接去买信托产品吧。

理财产品附录:

(1)2014年渤盛354号理财产品(364天)2014F354(非保本浮动)

预期最高回报率:6.05%;

银行有提前终止权,客户无赎回权

投资范围:债券类资产10%+货币市场工具10%+信托类资产资产、资产管理计划等80%;

以上投资比例可在【-10%,10%】的区间内浮动,若超出该浮动范围,银行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开信息披露;若客户不接受,银行允许投资者提前赎回理财产品。

(2)“幸福99”稳健盈家KF01号第146期预约365天型银行理财计划9((保本固定)

预期最高回报率:4.8%;

银行有提前终止权,客户无赎回权;

投资范围:债券类资产:5%-95%;信托类资产:0-90%;票据类资产:0-70%;现金类资产:5%-95%。

短期信托产品篇五

六大理财比较:银行、信托、股票、基金、私募

六大理财渠道比较:银行理财、信托、股票、基金、私募 、P2P 一、六大理财渠道规模

1、银行理财13万亿

2、信托12万亿

3、股票 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约30万亿,按照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投资者结构比例来看,个人投资者占比约2至4成,其中深市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高于沪市,据此计算个人投资者的股票持有市值约为10万亿。

4、基金指公募基金 最新数据约4.5万亿。{短期信托产品}.

5、私募基金 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完成登记的私募规模约2.4万亿,如果把券商和基金公司子公司的管理资产加在内,规模超过12万亿,但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缺少数据。

6、P2P行业最新,比较可靠的数据显示P2P的规模约在5000-10000亿之间。 (数据来自网络,以最新数据为准!)

二、六大理财渠道的特点

1、银行理财产品{短期信托产品}.

(1)钱的投向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去向一般是短期的企业融资(例如商业票据等),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这类资产可以划分为现金类资产(到期日一年以内的高信用等级债券)。

(2)特点

①从资金的投向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较低,尤其是银行承诺保本的产品,通常都可以拿回本金和收益。

②具有固定的期限:从短的7天到3个月、半年,中途不允许退出。

③收益率水平为现金类资产水平,相对较低,合适的比较基准为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同等期限的利率水平,目前年化收益率的范围多在4.5-5.5%之间。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④投资门槛一般在5万元起。

(3)风险点

①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可以兑现本金和收益,但时常出现实际收益低于预期的情况。 ②流动性问题:一旦产品开始运转,在到期之前难以变现。

③由于存续期有限,投资者需要不断的滚动投入,因此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长期投资工具来说不合适。

④投资者需要区分保本和非保本的理财产品,非保本的理财产品资金投向十分多样,有的投向大宗商品或外汇等高风险资产,不适合普通保本型投资者购买。

(4)适合对象

以短期现金管理为目标,且期限固定的投资者

(1)钱的投向{短期信托产品}.

信托产品即所谓的“影子银行”,也就是资金需求方绕开银行直接向投资者借钱——资金多数投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某项目(例如拆迁)或者某企业的资金需求(例如新生产线)。这些融资方一般在其它资金渠道枯竭后才会考虑信托,因为信托借款的利息非常之高,从借款人的角度,付出的年利率一般在20%甚至更高,相比之下,银行贷款的成本要低得多。

{短期信托产品}.

(2)特点

①按照期限和借款人条件不同,信托计划的预期收益率不同,目前年收益率大致在10%-15%之间。信托计划收益率可以参考温州民间借贷指数,这一指数反映的是民间借贷最为发达地区的公开借款成本,该利率反映的是借款者付出的成本,在此基础上要扣除信托发行方以及渠道收益(一般在5%左右),才是投资者收益。

②合规的信托产品最低起投点是100万,低于此门槛的产品多为集资购买这种擦边球的方式(也就是许多人把钱交给一个人去买)。

③期限一般是1-3年为主,中途一般无法退出。

(3)风险点

①绝大部分信托理财渠道会宣传所谓的“刚性兑付”—— 也就是投资者一定会拿到本钱和利息,但实际上这是没有根据的。13年开始也陆续出现了刚性兑付被部分打破的案例。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地方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表示中央政府不会替地方还债,之后信托发行量显著下降。对于“刚性兑付”这一预期投资者要保持清醒,随着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及房地产业的下滑,打破刚性兑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②从信托资金的去向不难得出结论,信托借款人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本身已高负债(其它低成本融资渠道枯竭,需要借助信托这一高成本渠道);二是要为信托借款承受高额利息支出。用专业术语来说这一类企业都加了很高的债务杠杆(Leverage),资金链紧张。因此信托从本质上来说属于高收益债(High Yield Bond),也叫垃圾债券。

③集资购买信托的行为进一步放大了风险,由于实际购买合同上只有一个人,而其他众多集资人并不是法律上认可的信托计划受益人,因此一旦出现购买人跑路的现象,集资人的权利难以保障。

(4)适合对象

风险承受能力高且有足够的风险处置能力(例如需要打官司)的高净值投资者可以适当在投资组合中配置信托计划。集资购买信托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一般投资者应远离。

3、股票

(1)钱的投向

如果你是企业首次发行股票(IPO)时认购,那么你的钱直接交给了上市公司;以后你是从其它投资者手上买入股票,钱并没有进上市公司的口袋,但由于你获得了股份,道理上来讲你买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资产。

①不确定的收益,且波动巨大,这一点不用多说。

②不确定的投资期限:你可以持有一天,也可以持有N年。

③较低的参与门槛:一般几百块钱就可以买股票。 ④对投资者的真实要求高:知识、心理、操作等,但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

(3)风险点

①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股市最大的风险是“你不知其中的风险”,多数人买卖是因为其他人在买卖,或者基于所谓的消息,而这种跟风的投资,最终总以亏损结束。

②由于股市的资金门槛低,参与人数多,加上各种媒体不停的炒作,对投资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影响和压力。关于投资者心理的描述,我看过最好的一段是美国橡树资本创始人Howard Marks写的“投资者的投降”。

(4)适合对象

把钱全部投入股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过于激进。因为你没办法判断什么时候是低点,什么时候是高点——凭感觉或消息其实都是一种很脆弱的一厢情愿的想法。下跌30%在股市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即使各种指标都反映股市已经差不多到底了,市场可能仍旧继续下跌20%;而对于跟风投资者,可能面对的是超过50%的下跌。从时间的角度,你可能面临数年亏损的持续心理负担。

理性的投资者对股市的态度不是Yes or No,而是把部分的资金合理地配置到股市中——如果你没有把握“战胜市场”,那么选择跟踪市场指数的基金是一个好办法;如果你确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市场,那么你的策略是绕开基金,自己选择股票——区分你是否有这个能力,很简单,你拿出小部分资金试试看。巴菲特在2013年给投资者的信中说:“对于我的继承人,我的建议是把钱分成2份,10%放到短期的国债里,剩下90%放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里。我相信这样做从长时间来看比大多数投资者的结果都要强。”

4、基金{短期信托产品}.

(1)钱的投向

按照基金类型的不同,投资者的钱被投向不同资产——股票基金投股票、债券基金买债券、货币基金主要是存款„ 基金的可投资对象覆盖了以上银行理财、信托、股票市场的大部分,因此基金可以作为前面几个投资渠道的替代方案,我们一一做比较。

(2)比较

①银行理财产品 vs 货币基金

①缺少系统科学的投资计划,随意地跟风买卖(炒基金)是基金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基金本身的风险和这一点比起来其实要小得多。

②销售机构重推销,轻服务的现状加剧了投资者跟风买卖的行为。

(4)适合对象

基金是普通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的理想工具,前提是有一个系统科学的规划。

5、私募基金

(1)钱的投向

和前面讲的公募基金一样,私募基金也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管理,按照基金不同的投资方向策略进行投资。

(2)特点{短期信托产品}.

①投资范围很广,几乎什么都可以投:从股票、债券到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即所谓的股权私募基金)、金融衍生品(石油、黄金期货„)、房地产、基建项目„

②投资策略比公募基金更丰富,更复杂。 ③基金除了收固定的管理费,还收取业绩提成。

④投资门槛和信托类似,一般百万起。

⑤有较长的投资锁定期(一般一年以上),期间不可退出,锁定期之后定期开放退出(一般每个月开放一次)。

(3)风险点

①非专业投资者很难真正理解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因此难以判断该投资到底是否合适自己 – 单纯依赖管理人的过往历史业绩来进行判断是目前大多数投资人的唯一手段,加上私募基金信息披露不规范,因此私募基金投资者比公募基金处于更大的信息劣势。

②私募产品变现能力(流动性)差,除了较长的锁定期外,还普遍存在惩罚性提前退出条款,当投资者发现基金表现不及预期往往不能退出或者要遭受损失。

(4)适合对象

投资私募基金的前提: ①有较大的可投资金融资产(例如1000万以上);

②严格筛选私募管理人,在合理资产配置的前提下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私募基金中。

6、P2P网贷

(1)钱的去向

P2P网贷是最近两年逐渐出现的互联网理财模式。大部分网贷采用“投标”的方式,在网上集合投资者的钱,通过P2P平台,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或个人。一部分P2P借款人是满足个人消费(例如装修,车...)。另一部分是小额生意周转。

(2)特点

①单笔交易小且分散

②期限多为几个月到一年

③约定收益率参考信托,目前一般是每年8%-15%。

(3)风险点

①交易完全在互联网上进行,由于单一借款额小,P2P平台缺乏有效的低成本办法逐个对借款人的资质进行风险评估,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低,甚至有的平台所宣传的零风险。

②近似纯信用贷款的模式,投资者和平台缺乏对借款人的实质性违约防范及保护。 ③平台本身目前没有适当的监管,一旦发生较严重的借款违约,平台本身可能倒闭,事实上从去年以来就不断出现P2P平台跑路的情况。

短期信托产品篇六

银行、信托、P2P理财产品的区别有哪些

银行、信托、P2P理财产品的区别有哪些

各种理财产品的区别有哪些?随着投资理财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理财产品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各种理财产品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银行类理财产品

银行类理财产品包括在银行的存款和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两部分,银行作为传统的理财机构,安全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随着国家的降准降息,银行理财的收益逐渐在降低,再加上通货膨胀的风险,最终一年下来,很有可能所获得收益还不及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

二、股票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投资股票如果拥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并且在股市大环境好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同时投资股票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中国的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太多,这些都会造成股价的变动,从而提高投资风险,再就是投资股票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需要长期盯盘,费时费力。

三、信托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医院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进行管理或者处罚的行为。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信托的投资收益高,安全性也比较大,受银监会的监管,但是信托投资的起投资金比较高,资金的流动性也比较差,认购的程序非常复杂。

四、P2P理财

P2P理财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P2P投资的起头门槛很低,年化收益率相对银行理财来说要高出很多,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逐渐发展,P2P理财的监管机制也越来越完善,现在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理财渠道。P2P理财是草根投资者最钟爱的一种理财方式,通常为100元起投,操作简单,但是投资者在选在投资平台时要花费一些精力,要选择一个收益与安全性都很高的平台至关重要。

各种理财产品的区别有哪些?希望以上几种比较受欢迎的理财方式的对比分析,能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带来一些帮助。

本文由金投手整理分享

短期信托产品 P2P及信托介绍

https://m.dagaqi.com/licaiduanqi/7835.html


推荐访问:信托产品大全 信托产品查询

上一篇:5万存款怎样理财 5万投资短期理财产品哪种好

下一篇:短期出国保险 境外旅游保险怎么买,要注意什么

《短期信托产品 P2P及信托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