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故事 > 名人创业故事 >

亿万富翁破产打工

| 点击:
  商业中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当你宣布取得成功的时候,创业项目网www.dagaqi.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亿万富翁破产打工,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亿万富翁破产打工

  王用明:亿万富翁的破产求职记

  自己的企业还欠着债,你却想放弃它去给别人打工?!”

  “就好比自己的孩子还嗷嗷待哺,你却想去帮别人养孩子?!”

  2013年3月,求职节目《非你莫属》现场,BOSS团咄咄逼人,求职者王用明竭力解释却又无力解脱,最终被BOSS团集体灭灯,未能获得职位,黯然离场。

  尽管如此,这期被命名为《亿万富翁的破产求职》的节目已足够吸引眼球,放上网后,点击率高达数百万。王用明红了。

  ——这固然与他“到大企业去供职”的初衷不符,倒也算是意外之喜。江湖游荡多年的王用明似乎突然又充满了信心,准备重新创业了。

  落毛的“凤凰”

  王用明说,他不是亿万富翁,“那是节目组为吸引眼球加上去的”。不过,当年他经营的三岛服饰有限公司,不仅在北京有自己的工厂,而且代理商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最辉煌的时候,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个多亿——不是亿万富翁,也算是个千万富翁。

  提起这段往事王用明滔滔不绝,甚至告诉记者,成功没有捷径,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全因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商业积累”。

  这是王用明对曾经的成功下的注脚。他口中的商业积累,指的是来北京之前,他在老家福建福清捣鼓美术培训班和舞厅的经历。据他自己说,当时舞厅生意很火爆,“挤垮了很多竞争对手,赚了十几万元。”

  除了这些经商的经历,王用明认为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他的创新精神——他把当红明星海报上的服装画下来,找厂家生产,然后卖出去,这在当时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里是独一无二的。当然,这种近似于抄袭的做法即便和真正的创新还有很大距离,倒也不失为一种草莽商人的精明。

  不过,生意做大之后,王用明不再满足于只做批发,他想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立刻招来周围反对的声音。事实上,当时王用明的确不具备做品牌的实力。2005年,生意刚转型的时候,王用明能拿出来的资金只有区区几百万元。这对于一个服装品牌的启动和运转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但顺风顺水惯了的王用明,仍是自信满满,踌躇满志,还计划好了用三岛在批发市场上挣到的钱,投资做品牌,一边做一边挣。

  刚开始确实如他所想。三岛前前后后为新公司——北京第六日服饰有限公司贡献了2000万元,但接下来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的暖冬却让王用明的“品牌梦”遭遇了现实的寒流。当时三岛主打的棉服和羽绒服严重滞销,资金无法及时回流,“压了两年的货,十几万件,亏了两三千万元。”

  尽管如此,三岛的亏损并没有让王用明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他的品牌计划。“当时就想快速扩张,加盟的门槛也很低,一下子就做到了100多家,南到海口,北到哈尔滨,西到银川,哪儿都有。”场子铺太大,店铺业绩却都不好,资金链更是吃紧。

  一边是张着嘴等补给的新公司,一边是陷入亏损的老企业,王用明最终还是撑不住了。2008年秋天,他卖掉了自己所有资产,包括位于北京亦庄的别墅和老家福清市东张镇的一块地皮。

  一部分债主闻讯找上门来,一句“我是跟你做生意,你打什么公司欠条”,让王用明无言以对。“这些上门逼债的都打了个人欠条了,那些没逼你还债的,就更没理由不还了。”于是,王用明干脆也不申请破产了,甚至把公司债务都转成个人债务。此时他负债一千多万元,彻底从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

  寻找“伯乐”

  一个人硬扛下所有债务,王用明实实在在是有些江湖大哥气质的。但眼看辛苦挣下的家业荡然无存,“那个时候,我一边跟别人说话,一边手却不停地晃动,无意识的,还是太焦虑了。”

  公司再无力经营,焦虑的王用明决定放下老板架子,另谋出路,去给别人打工。

  事实上,他这个想法不是公司破产之后才有的。早在2002年的时候,他就给自己的偶像李宁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希望加入李宁团队的愿望。那时王用明的服装生意蒸蒸日上,可他觉得自己公司只是个小庙,他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需要一个大平台。现在落草江湖了,他觉得自己正好可以试试。

  有目标就有动力。王用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求职网上有没有新职位。刚开始他广撒网,只要看到有服装企业招副总或者总监就申请,没几天功夫,就投出去两百多份简历,可没想到最后收到的面试邀请只有十来个——公司在外地的,他还不愿意去。

  据说当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家专门生产羽绒服的服装公司,有意给王用明提供一个总监职位,但因为王用明开出50万元年薪,对方顿时作罢。

  至于其它的一些小公司,王月明说他只是“打打酱油”,那些公司他没一个中意,“我闻到这些企业腐朽的味道,就不想去了,因为没有火花。”

  ——火花是什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企业大平台。

  为了不在这些小企业身上浪费时间,王用明改变求职策略,不再广撒网,而是看到真正动心的企业再投简历。但是,这样一来找到工作的几率就更加小了。没有收入来源的王用明只能靠之前的一位员工接济。

  还好,2010年底,穷困潦倒的王用明最终等到了他想要的“机会”。

  当时波司登计划开发一个四季服装品牌,来改变过去专攻羽绒服业务的单一局面。他们需要为这个计划招聘一名运营总监。

  王用明在网络上看到这则招聘启事时,兴奋到了极点,立马点击了网页下方“申请职位”的按钮。可是当确认简历发送的小框框跳出来时,他又迟疑了。他想,自己一天公司没待过,简历拿不出手,又不能说你是老板,是老板更没人要——之前自己投出去的简历很多石沉大海,估计就是这个原因。

  思来想去,王用明决定冒险——虚构工作经验,“要写就写一个能唬住人的,欧洲最大时装集团之一綾致一直是我关注的对象,就它了!”当然,这份简历一投出去,王用明很快收到回音。据王用明自己说,当时波司登的HR和他“聊得美极了”,还加了他的QQ。正当王用明觉得这份工作就要到手的时候,对方却问他:“綾致的老板叫什么名字,品牌部经理是谁?”

  这一问,王用明顿时就愣住了,“我哪里知道綾致的老板和品牌部经理是谁,就随便编了一个。”于是QQ被拉黑,王用明据说就要到手的工作泡汤了。

  之后不久,王用明又用同一份假简历去利郎应聘,结果可想而知。他无奈,“人家这些大公司的HR也不是吃素的,但要是凭真实简历,我可能连跟他们连聊天的机会都没有。”

  不属于他的江湖

  王用明是矛盾的。一方面他自信自己过去的成功,觉得现在不过英雄落草,不甘“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另一方面,在真正面对他心仪的平台时,他又底气不足。

  这段日子应该是王用明最难的时候,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生计维艰,债主不时上门逼债,更是让他焦头烂额。

  “那会儿有债主请讨债公司上门要债,有一次来了两辆车,十来个人,我当时就跟他们说,我这小身板,你来两个人就够了,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又有一次要债公司找到他,他把自己的情况跟这些人说了,包括怎么破产、欠了多少钱、卖了房、卖了车,现在又没有工作。没想到要债的人竟然被他感动了,不仅没为难他,还帮他把债主约出来谈和解,王用明说,“这不是因为我口才好,而是因为我当时确实挺惨的。”

  眼看着日子越来越糟糕,王用明终于坐不住了。2011年,通过朋友介绍,王用明认识了福建一家服装公司的老板,这家公司是做潮牌的,而王用明之前做品牌的时候试图走的,就是潮流路线。

  可是当他看到这家公司的产品后,他感到很失望,“他们对潮牌的理解就是无花不成衣服。每件衣服上都是花,没有其他元素,这怎么行?”

  王用明跟朋友一打听,果不其然,这家企业的业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朋友见王用明对这家公司挺上心,就鼓动他说:“要不你给想想辙,弄好了对你自己也有好处。”

  这么一说,王用明当晚回到家就忙乎起来,想要帮这家企业重新设计几套衣服,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潮牌。

  没想到当他把自己的“作品”摆在这家公司老板面前时,对方只是称赞了几句,并没有采纳的意思。王用明一下子就急了,“你要不相信我,我们就试试,我先做一批货出来放在你的店里买,如果卖得比你的好,你就用,给我20万元;如果没你的好,我拉走,一分不要你的。”

  对方闻言还是摇了摇头,王用明没招了,只好说:“那我们就不谈钱了,你只管试。”就这样,王用明才终于揽下了这笔不挣钱的活。

  有点戏剧性的是,因为这批货卖得好,王用明最后成了这家公司的战略顾问。但是越是往深了合作,王用明越觉得他和这个老板不是一路人。比如,王用明以前自己当老板的时候,没什么架子,喜欢和员工混在一起,但这个老板却总是高姿态,在身份上跟员工分得很清,他也看不惯王用明一来就跟手下打成一片的样子,所以干了三个月后,王用明说什么也不再留下来。

  当然,这三个月的顾问生涯还是让他挣了40万元。他拿出一大部分用于还债,剩下一小部分用来维持生活。有了这笔收入,他就又不着急了。在这之后,他时不时还能找到一些顾问的活儿,比如2012年底,王用明给一家位于晋江的服装公司做顾问,他希望老板能按照他的想法规划店面布局,但这个老板只信LV,不信他,“最后要不就是他们不懂我,要不就是我看不上他们”,总之不能长久。

  直到他踏上《非你莫属》的舞台。

  红和梦

  后来和记者聊起这次上《非你莫属》的经历时,王用明强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们应该关心我的能力,而不是我为什么找工作。当时台下有一个女孩都看不下去了,站起来让她们别再问这个问题了,要问就问点有用的。”

  说完王用明吸了一口烟,想了想又补充道:“当然,这段最后没播。”

  ——他红了。红,不仅让他更有底气质疑这些他曾向往成为的大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更让他东山再起的梦蠢蠢欲动。

  “他们都是我的镜子,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优势。”《非你莫属》求职失败后,王用明反倒决定放弃“帮助别人创造大品牌”的想法,好好经营自己的公司,“把它打造成国内的一线品牌”。

  2013年5月,王用明通过小额贷款获得了200余万元资金,重启第六日运营。据说他这次再出发,得到了之前一些员工的响应和追随。这些人很多已经跟随他多年了,因为收入不稳定,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感,有的人还患过轻度抑郁症,但没有人想离开。而设计师阿原甚至放弃了年薪30万元的工作,回到第六日。现在,他们七八个人挤在只有六十几平米的房子里。这个房子既是公司的仓库,也是他们的办公室、起居室。他们每天吃着盒饭,或者自己煮的面条,北京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冬天,他们洗澡就在大楼的布草间。淋浴当然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两个装满热水的暖水瓶。

  除了这些员工,王用明身边还有一些特殊的合伙人。他认为之前做品牌失败,有一部分是因为盈利店还没打造好就搞快速加盟,所以现在他只做直营和联营。而所谓的联营,就是公司和合伙人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合伙人不仅能分红,还能和其他员工一样有工资收入。

  现在第六日在北京做得最好的联营店,一个在活力东方,一个在四季青。这两个店的合伙人都是王用明之前的朋友。在跟王用明合作之前,他们分别是北京最著名的两大酒吧的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级调酒师,年薪二三十万元。

  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愿意跟王用明合作,他们的回答都很一致,他们都被王用明的梦想和再创业的勇气感动了,而且现在的店铺确实做得不错,2013年11月份,活力东方店的月销售额就已达到29万元。

  ——大概,中国人都是有着“梦想”、“英雄”、“东山再起”情结的吧。

  据王用明说,第六日目前已在全国开设了近20家实体店,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他采取了提高平效的做法。一方面店铺被合理规划后,能陈列更多的商品,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库存。此外,他还重新设计了店面形象,把大树搬进了店面,墙面全是彩色喷绘,以求吸引眼球。他甚至认为他现在的模式是国内最先进的,现在他最缺的是资金,如果资金充裕,他一定能把第六日做大做强,甚至可以去和国内一线品牌竞争。

  但,归根结底,王用明所谓“自己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2013年11月,一则“《非你莫属》红人欠钱不还遭强执”的新闻让王用明再次受到大众关注。媒体报道中,法庭上,王用明数次哽咽,表示现在自己正处于再创业阶段,经济上比较困难,但绝对不会逃避履行还款义务,“希望能体谅一下我再次创业的艰难,再多给我一点时间。”

  他更红了。

  最终,“感动”了身边员工和合伙人的王用明,又“感动”了法院的法官。法官促成双方和解,债主同意给王用明一段时间创业,债务分期偿还。

  不仅如此,这场债务官司非但没让王用明陷入困境,反而又让他受到媒体关注。北京卫视把这事做成了专题,随后甚至有公司还给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帮忙操盘旗下的服装品牌。

  第二春?

  “红”也是种资源,王用明觉得他的春天又来了。

  记者采访当天,正好有人来找王用明谈合作。王用明告诉对方:“你在阿迪干了这么久,见过他的创始人吗?没有吧?现在是你人生第一次那么近地接触到一个品牌的创始人,你要抓住这个机会。”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王用明还向记者描绘了他的人生规划:他把他的创业人生分为五个七年,第一个七年能在北京立足;第二个七年转型;第三个七年会迎来一个高速的增长;第四个七年会到达人生的高峰;第五个七年开始寻找接班人。“要么就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我王用明拒绝平庸。”

  ——过去成功就能代表未来成功,永远成功吗?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22 岁的百万富翁濒临破产

  Gorny 17 岁时,他在欧洲进行着电脑配送服务。有一次他去美国处理业务,而后加入了一家名叫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的网络托管公司,成为了早期成员之一。Gorny 说他在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就职时,必须兼多份职才能付得起交通费和房租费。仅仅两年之后,Internet Communications 被一家名叫 Interliant 的上市公司收购了,而 22 岁的 Gorny 则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万富翁。

  有了充沛的资金,Gorny 开始投资其他公司以增加自身的资本净值。然而,网络产业崩盘和 9·11袭击等灾难接踵而至,毁灭了他的大部分资产,最后只给他留下了一辆车,此外他的银行账户金额也不到 10000 美元。他的妻子也不得不成为钟点工。他遗憾地说到:“我根据我的资产净值构建目标,然而这是个错误,一切全在瞬间崩塌。”

  卷土重来

  Gorny 仍然有着很强的技术头脑,在网络托管领域也十分有经验,于是他在 2001 年末创办了新的初创公司 IPOWER。公司面向小型企业,为它们提供网络托管服务,因为服务费用很低,开通网站的流程又很简单,不久之后 IPOWER获得了成功。Gorny 说:“自我 2001 年失败之后,我开始创业。这是我唯一要做的事。”

  到 2007 年,IPOWER 在美国成为了规模较大的网络托管公司,之后并入了 Endurance International。四年之后,华平投资集团和高盛集团以近 10 亿美元收购了 Endurance International,Gorny 则成为了最大的个人股东之一。

  Gorny 如今是一个高富帅, Endurance 的收购让他有能力运营三家公司,它们分别是云电话服务公司 Nextiva、创业孵化器 United Web 和网络安全公司 Site Lock。这三家公司都没有外来投资者参与投资。Gorny 自信满满地表示:“我的故事非常有意思,不过好汉不提当年勇,我着眼的是未来。”

  经验教训

  Gorny 说到,在品尝了所有的酸甜苦辣之后,他得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而这些经验同样适用于任何企业,他将这些经验总结为如下六点。

  1.不要制定脱身策略

  创办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卖掉它,相反的,你要专注于为他人创造真正的价值。也不是一定不能卖掉公司,但永远不要将其设定为创业目标。在 2001 年 Gorny 失去一切的时候,他完全放弃了对资本净值的关注,企业的成功在于它所创造的价值。

  2.享受别人的轻视

  Gorny 很早就创办了自己的事业,然而一口浓浓的东欧腔却让人们不太把他当回事儿。Gorny 笑称这样就能展现他的机智了,他可以慢慢赢取那些人的心。别人轻视你,其实对公司来说不是坏事。轻视能够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能促使公司转变。

  3.和优秀的人合作

  运营公司本身就够忙碌的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人身上给自己增添压力。只能在公司的运营上心存压力,而不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承受压力。

  4.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在网络产业崩盘时期投资其他初创公司是一场滑铁卢,Gorny 表示自此之后他对投资其他公司都持谨慎态度。相反,他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方法投资自己,这也是他手下三家公司没有外来投资者的原因。

  5.养成风险共担意识

  没有外来投资者,那就表示 Gorny 在创办公司时注入了很多私人资金。Gorny认为增加个人的参与度有助于更好地决策,因为人们会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资金。为了降低风险, Gorny 会采取更加谨慎的措施。

  6.失败是免费课程

  Gorny 享受成功,但他一生中也经历过多次失败,不过他坚信这些失败教会了他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不为成功欢呼雀跃的原因。经过深思熟虑和小心分析,人们可以避免犯错,但是想从成功中分析出发展的经验着实困难。

亿万富翁破产打工

https://m.dagaqi.com/mingrenchuangyegushi/59807.html


推荐访问:富翁

上一篇:亿万富翁会如何生活

下一篇:克劳威尔 桂格麦粉公司创业记

《亿万富翁破产打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