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贷款 > 各类贷款 >

碳中和周报(第100期)丨中美气候特使举行视频会谈;二季度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

| 点击:

  2023年,中国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随着“双碳”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各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及碳达峰方案陆续公布,“双碳”工作将向更深层次推进,进一步影响生产和消费两端。

  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

  本期看点:中美气候特使举行视频会谈;黄润秋:加快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国家发改委将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二季度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

  一、碳中和政策周报

  1、中美气候特使举行视频会谈

  7月27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应约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举行视频会谈,围绕加强中美气候变化对话交流、合作推进全球气候多边进程等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密切沟通。

  此外,解振华特使于日前与阿联酋驻华大使哈马迪会谈,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会议(COP28)、中阿气候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表示中方将坚定支持阿联酋作为主席国成功举办COP28。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今年全球多个地区迎来多日高温天气,面对气候变暖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变化,中美两国应共同携手加强合作。

  2、黄润秋:加快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7月2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关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5浓度上升了6.2%,优良天数比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黄润秋表示,今年全国空气质量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二是今年以来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受亚洲冬季风周期性活跃影响,全国沙尘过程明显增多。三是随着疫情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冶金、建材、石化这样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黄润秋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并从严控增量、减排存量、继续加大监督帮扶力度三个方面发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我国在空气质量治理上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当前大气环境保护形势仍非常严峻。中国的污染排放与碳排放具有高度同源性,需要协同推进减污降碳。

  3、国家发改委将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

  7月26日,国新办举行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关鹏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修订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已完成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加快推动印发。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二是完善需求响应激励政策和市场机制,在认真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完善电价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主动削峰填谷。三是持续推动全社会节约用电,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积极推广节能技术、推动节能改造、优化用能结构。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今年夏季多地频频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水电发电量下降,同时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连创历史新高,导致电力供应出现紧平衡。我国电力系统仍存在调节能力不足、保供压力大等问题,需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现“削峰填谷”,缓解用电高峰供应压力。

  4、北京支持155个碳减排项目,带动年碳减排量520万吨

  7月24日,人行营业管理部、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举行2023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人行营业部管理部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余剑表示“上半年,指导在京相关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155个碳减排项目和煤炭项目,金额超150亿元,带动年碳减排量520万吨。”余剑介绍了北京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情况,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助推低碳环保产业发展。

  此外,绿色金融评价方法不断升级,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有效提升。人行营业管理部持续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夯实信息披露的数据基础。人行营业管理部与生态环境部门的全面合作,有效促进绿色企业(项目)认定与金融对接。6月末,北京市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9%,增速较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高21.7个百分点;上半年,北京地区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融资规模为516.8亿元,居全国首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北京开展资金支持碳减排项目,带动了碳排放量的减少,这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其他地方也应该加大对碳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促进减少碳排放量,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

  5、浙江加快启动全省碳普惠交易市场

  近日,根据《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要求,浙江省双碳办印发《浙江省用于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的碳普惠减排量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规范省级碳普惠减排量审核、备案和注销流程。开发上线浙江省碳普惠减排量登记备案系统。推动浙江省碳普惠项目开发,目前已经完成35个浙林碳汇碳普惠减排项目备案,备案碳普惠减排量464560.4吨,固体废物的材料回收及循环利用方法学已经完成备案工作。

  浙江省推进碳普惠交易市场建设。指导嘉兴市、丽水市碳普惠和安吉县竹林碳汇、椒江区海洋蓝碳等交易试点建设,推进林业碳汇等产品的开发、核证及交易。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完善全省碳普惠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启动全省碳普惠交易市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碳普惠”指由政府推行,为市民和小微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而建立的激励机制,通过量化低碳行为减碳量,使市民和小微企业可以换取商业优惠,经核证后的减碳量还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实现变现。浙江省加快全省启动“碳普惠”交易市场,是推动转变低碳生活的重要举措。

  二、绿色金融周报

  1、二季度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增长38.4%

  近日,据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统计,2023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4%,比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45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9.6和8.4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1.85、6.8和3.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35%和49.2%,比年初分别增加2.14万亿元、1.26万亿元和9549亿元。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年初增加9264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年初增加4655亿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碳减排工具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将资金引入绿色经济发展领域,加大对绿色环保行业的资金投入,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2、上交所:截至6月末累计发行绿色债券5681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上交所绿色债券累计发行5681亿元,其中绿色公司债券3677亿元,绿色ABS 2004亿元。相关绿色债券发行人包括大型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等各类主体,主体资质较优;其中,国有企业是能源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目前绿色债券发行的主力军。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覆盖节能、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及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领域,有效引导了社会资本投向国家政策支持的各绿色领域。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债券是企业低碳转型融资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受到投资者普遍认可,上交所发行绿色证券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3、全国首单“蓝碳”浒苔保险落地宁波

  近日,全国首单“蓝碳”浒苔保险项目落地宁波象山,人保财险宁波象山支公司为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在西沪港一年的浒苔养殖碳汇量提供风险保障。“蓝碳”又称“海洋碳汇”,特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是捕捉二氧化碳的高手、储存二氧化碳的宝库,储碳周期可达数千年。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海洋储存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蓝碳”浒苔保险保额10万元,以浒苔作为保险标的,以浒苔汇富余价值(包括固碳经济价值和修复成本)作为补偿依据,以浒苔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赔偿期间碳汇量减少作为触发保险责任的前提。发生保险事故,赔偿金用于海洋生物等碳汇资源开展灾后救助、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金融行业多措并举,各大机构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保险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也要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本次该保险的尝试是险企对“双碳”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今后保险参与“蓝碳”市场交易的铺垫。

  4、60%央企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半数已设ESG主管部门

  日前,来自由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向光智库支持,卓韬咨询编制的《中国企业ESG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7月,已有50%央企上市公司明确设立了ESG主管部门,超过六成央企上市公司每年都会参与或组织ESG专项培训,60%的央企上市公司会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

  在上述发布会,中国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魏玖长教授介绍称,通过调查中国上市公司2018-2022年间发布的ESG报告及相关信息发现,披露ESG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接近1500家,超过上市公司总数的30%。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占比超过40%,其次分别是金融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ESG报告发布数量增加表明我国央企愈加重视ESG,ESG也将会作为众多企业发展的战略议题之一。未来ESG相关报告是投资者们做出决策的重要考量,其他各行企业也应该加快ESG发展的步伐,积极主动披露发布ESG报告。

  5、阿里巴巴实现自身运营碳排放468.1万吨,下降12.9%

  7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2023)》(以下简称为《ESG报告》),报告披露2023财年,阿里巴巴实现自身运营碳排放下降和价值链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双降”目标。具体而言,2023财年,阿里巴巴集团自身运营(范围1+2)二氧化碳净排放为468.1万吨,同比下降12.9%;减碳141.9万吨,同比增长128.9%;价值链(范围3)碳强度同比下降5.7%。在价值链减排方面,阿里采取推动供应链提效、陆运电气化、使用清洁电力和鼓励员工低碳差旅等举措,共计减碳40.0万吨;此外,结合碳消除和碳抵消方案,价值链碳强度从2022财年的9.2吨/百万人民币,下降到了8.7吨/百万人民币。 在带动平台生态减碳上,阿里巴巴紧扣“范围3+”概念,在过去财年带动平台生态减碳2290.7万吨,帮助更多中小企业低碳转型,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对于阿里巴巴而言,ESG将成为控股集团与业务集团的价值纽带,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也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明确各自的ESG工作目标和路径,继续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周报(第100期)丨中美气候特使举行视频会谈;二季度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

https://m.dagaqi.com/geleidaikuan/898543.html


推荐访问:

上一篇:多部门: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

下一篇:美银行业动荡“后遗症”挥之不去!美联储调查:Q2信贷标准进一步收紧

《碳中和周报(第100期)丨中美气候特使举行视频会谈;二季度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